融合教育

       一、融合的定义

       融合教育,是指通过特别设计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,适应不同特质儿童的学习条件,让大多数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班,增进在普通班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。

       理念上,融合教育不同于以普通儿童为主、特殊需要儿童为辅的“随班就读”,而是一视同仁地满足所有儿童需求的平等教育理念;实践上,融合教育不仅仅是特殊需要儿童“物理上”出现在普通学校的教室里,而是普通幼儿园/学校在教育理念、师资配备、环境设计、教学设计、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和改变,形成适合全体儿童需要的一体化的融合教育环境。


       二、融合的意义

       0-6岁是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关键期。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幼儿园进行康复和融合,才能让孩子在与普通孩子的交往中,在普通幼儿园一日生活规律的学习下,取得更大的进步。


       三、融合的要素

       1、普通班及特殊班教师合作计划及教学。

       2、同侪合作学习。

       3、有效教学。

       4、态度以利互动。

       5、充分的资源及支持系统。

       6、政策。


       四、融合教育有法可依

       2016年8月,国务院印发《“十三五”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》,强调依法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,“大力推行融合教育,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,在残疾学生较多的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,提高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学生的能力,不断扩大融合教育规模”。2017年5月1日,修订后的《残疾人教育条例》开始实施,融合教育有了法规层面的支持和保障。


       五、融合前的准备


微信截图_20200401182422.png